您好!
随着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很多中小学生已陆续回到学校,开始了校园的学习生活。我们学校也即将开学,请家长们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。除了做好学生生活用品等准备之外,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做好学生的“心理防疫”。
这一次的疫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,“停学不停课”让孩子们在家适应线上网课学习,开学后,孩子们还要重新适应学习方式,从线上重新转为线下。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多心理压力,有些孩子会适应得快些,有些孩子适应得慢些,而这个时候,需要家长们多理解和包容孩子,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,多给孩子关爱和帮助。
孩子们正值活力四射的青春年华,因为疫情原因,长时间呆在家中,不能外出玩耍,不能与伙伴嬉戏,还要坚持上网课学习,孩子们的内心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,如果家长一味严厉责骂,可能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,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作为家长,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们的想法,关注他们的处境,读懂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想法,适时给予帮助和支持。
心理学家认为,我们的内心都有“被肯定”的渴望,特别是孩子,更加渴望被父母“肯定”。
所以家长们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,要多发现孩子的积极表现,和孩子们积极沟通,多鼓励和肯定孩子,引导孩子以积极的信念和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。
疫情之下,孩子们和家长的相处时间比往常要多,家长和孩子的不同观念容易产生很多亲子冲突,特别是看到孩子出现生活作息不规律、学习注意力不集中、做作业拖拉、沉溺于电子产品等现象时,家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,在督促孩子时就容易产生消极语气,甚至容易从当前事件的批评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批评,让孩子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,容易产生叛逆心理,继而产生更强烈的亲子冲突。
这个时候,家长应该先停止指责,给冲突按下“暂停键”,亲子双方都平缓一下强烈的情绪,再冷静处理。如果不知道怎么处理亲子冲突,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,寻求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。
孩子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到迷茫,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压力,还会有很多成长的困惑和烦恼。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,孩子们可能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波动。
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? 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,减少责备和批评,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重视、理解和支持。这样,孩子才会在情感上更信任家长,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战胜困难。
返校前,家长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,学习、生活和娱乐结合,多元发展。同时,家长需要提醒和督促孩子把握适度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注意保护视力。如果孩子连续使用电子视屏时间、看书写字时间达到30分钟,家长要督促孩子休息一段时间,远眺和放松10分钟左右。
由于线上学习和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长,可能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一定影响,一量孩子的眼睛感到不知,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,进行有效治疗,确定孩子的身体健康。
请家长和学生们耐心等待,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,家长们做好对孩子的“心理防疫”,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。